2012年11月底,肯德基与麦当劳遭遇“速成鸡”风波。目前速成鸡风波已经尘埃落定,反思这一事件前因后果,更有利于畜牧产业健康科学发展。为此,本刊采访了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李景辉,解读风波,还原事实真相。
白羽肉鸡,从孵出到上桌的生命周期被精简为45天,很多人担心违背正常生长规律,将之称为“速成鸡”。
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李景辉认为,白羽肉鸡同杂交水稻一样,都是现代科技的成果,如果不是国家的大力宣传,杂交水稻的今天是不是也会面临白羽肉鸡一样的质疑。
美国人均消耗40公斤,我们人均10公斤
随着现代遗传、育种,营养等科技成果不断转换,大米的产量增加了3到4倍,猪的出栏时间从一年缩短到4个月,蛋鸡的年产蛋量从100个增加到360多个。这样的科技成果使全球70亿人能够吃饱吃好,但是却容易被消费者误解。
李景辉说,白羽肉鸡引自欧美,是全球第一大肉类来源,自现代养鸡业1950年诞生于德国起,肉鸡动辄就需要半年慢慢喂养才能出栏的情况早就成了历史。
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肉鸡在40天左右出栏,在世界范围都属正常。而养殖条件更加良好的美国,其肉鸡出栏只有30天时间。
目前肉鸡养殖和消费大国的美国,有2万个左右的养鸡场,每年生产近90亿只鸡,美国人每年人均需消耗40公斤左右的鸡肉,与之相比,我们中国人均只有10公斤。
说养鸡使用激素是不懂科学
白羽肉鸡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异性状,完全得益于几十年的精心培育和现代化饲喂方式,与激素催熟没有任何关系。
业内人士都知道,激素成本很高,使用技术要求复杂,而且众多实验数据表明,添加使用激素对于促进鸡肉生长其实并无效果。
研究结果显示,喂激素会影响代谢变异,还会增加肉鸡患心脏疾病、腹水等疾病的风险,死亡率高。养鸡本来就是微利行业,企业家不敢冒这样的风波。
肉鸡产业聚集世界一流科学家
没有激素,白羽肉鸡为什么长得快?是很多消费者想知道的事情。
鸡肉在世界肉类品消费中,远远超过牛肉、猪肉、羊肉。巨大的白羽肉鸡产业中的遗传育种、饲料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各个环节,集中了大批世界一流科学家,从事科学研究与应用。
第一,育种问题。
育种最基础工作就是把鸡群中长得最快,效率最高的筛选出来,作为下一代育种繁育。经过若干代的选育之后,把长得最快、抗病能力最强的鸡选育出来,作为种鸡培育,与第一代相比,选育最上端的鸡种,无论是在生长期还是在抗病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。
选育就像金字塔一样,最上端的是鸡种,最下面的是商品鸡。育种的选种基础有多大,选种的优势就有多大。假如选种基数是一百万商品鸡,与基数是一万商品鸡相比,肯定是前者选出来种子更加优秀。白羽肉鸡选种范围是世界性的,基数是全球基数,育种肯定是全球一流的。
第二,饲料问题。
消费者对鸡生长速度印象还停滞在家庭散养状态。家庭散养的鸡都是刨土找食,吃剩饭和少许稻谷,苞米之类。养殖方式不合理,鸡的营养更不上,生长自然缓慢。
一只鸡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,多少能量、多少矿物质元素,多少维生素,是业内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。
目前,对鸡饲料的研究又有新的发展,按照酶的需求量来研究鸡饲料配方。还有部分业内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微益生群菌,改善鸡肠道。这些能够保证鸡的遗传性能趋于合理完善。现在研究工作又有新的进度,其配方将按照氨基酸需求来配制饲料。
第三,环境。
现代养鸡都是空调房间,小鸡30多度,长出羽毛,降到20多度左右。冬天加热,夏天降温。同时又有良好的通风设备。冬天不用抵御寒冷消耗体能,夏天炎热也不用消耗太多体能,又有好的饲料,鸡的生长自然很快。